“改土归流”后被强令改制的土家服饰特点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了变化。
雍正八年(1730),水顺第一任知府檄示《详革土司积弊略》,共21条,其中第20条为“服饰宜分男女”,化导土民“分别服制”。还在这之前一年,保靖第一任知县就颁布了五条禁令,仃“示禁短衣赤足”,他认为:“保邑代隶土司,是以居民多有不知礼节,惟服色一项,更属鄙陋,不拘男妇,概系短伏赤足,恬不为羞。”明令:“限一年,尔民岁时优腊,婚丧宴会之际,照汉人服色:男子戴红帽,穿袍褂,着鞋袜;妇人穿长衣、长裙,不许赤足。”还有“示禁白布包头”:“保靖男妇人等,头上皆包白布,宴会往来,毫不知非。夫白布乃孝服之川,岂可居恒披戴?令行严禁……若冬日御寒,以及田桑之际,或用黑、蓝诸色”(清同治《保靖县志》卷十一)。居集镇者,为避“鄙陋”,为赶时髦,服饰迅速照汉人服色。而散处山谷间的土民,大概直到嘉庆年间才“分别服制”。这时,土家族服饰的特点为:
1.男性服饰。变化最快的是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留两寸长的帕头。其次是着鞋袜。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老年男人内穿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青年男子着对襟衣。中年人多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钩。湘西州博物馆现藏一件清末土家族男子“四喜衣”,宽衣大袖,对襟立领,黑色,襟沿、下摆压浅蓝条边,两肩前后、胸、衣角、两腰开叉处均饰如意头,为大镶大沿如意头马褂。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
2.女性服饰。中老年妇女包黑头帕,成“锅螺圈”形。姑娘头戴挑花方巾,垂长辫,扎红头绳。脚着鞋袜,绣花,不缠足。
衣为短领右开襟,肩、襟沿、袖口、下摆镶边或绣花,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贫穷人家贴一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这花边,古老的当有织锦花边。南宋朱辅《溪蛮从笑》释“溪布”曰:“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观,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为峒巾。”乾隆《永顺府志》介绍峒巾的织造是:“土锦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川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其挑花用细牛角。”“宋代以来,记录中即有丝棉兼织的皂木棉,明代则有丝经棉纬的云布……丝棉交织的大红云布,还值百两银子一匹,见于明人记载”(见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607页)。如此昂贵的织锦,土家人大多川于被面,可用两、三代人。
衣、裙全用织锦,想必只有富有人家才享用得起。一般人家只能用织锦带子来镶边了。“无愁女儿正垂髫,结伴机窗织锦绦。忽报深山峒菌长,背笼同过自生桥”(见彭施铎:《无愁女儿》)。“锦绦”,即为丝线编织的带子。可见土家族确实生产过织锦带子,这带子理所当然地被用于服饰。
妇女下衣先为裙,后以裤为主取代裙。裙中最突出的是“八幅罗裙”。它本是梯玛做法时的服饰,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白8色8幅布料制成,下摆吊8枚方孔小铜钱,裙片绘龙、日、月等图案。系在法衣内腰部,下垂及地。后由女子改为前后中间1大平幅,左右两边各打褶3小幅的八幅罗裙,日常穿着。湘西州民族研究所所藏八幅罗裙,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每幅卜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对称。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上衣或满襟或对襟,下衣或裤或裙,满襟与裤宽大,对襟紧身。仍保留“尽绣花边”之特色。
2002年,湘西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土家族、苗族服装进行改革。其总体构想是:保持传统特色,吸收现代气息,具有明显标志,掺入民间工艺。经多次评审修改,确定土家族女子服饰特征为:织锦头饰配银器;上伏立领右开襟,云肩、襟沿、袖口、下摆滚花边,以阳雀花为主题图案,腰饰如意图:下衣为八幅罗裙。土家族男子服饰特征为:人字形青丝帕,对襟衣配长裤,罩织锦马夹,以八钩和如意为主题图案。后经推广,在湘鄂渝黔边区普遍受到欢迎。
日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