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研究文章 > 服饰研究

苗族服饰溯源

作者:龙湘平 【字体:

服饰,是服装与首饰之总称,包括首饰、冠式、妆饰、衣服、裤裳、鞋裳、鞋履、饰物等,与纺织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据考古资料所载,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不少穿孔的砾石、兽齿、鱼骨、介壳及海蚶等饰物,还有用赤铁矿染红的石珠等。可知早在18000年前,人们已经懂得用饰物来装扮自己。进入石器时代以后,人们逐渐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并发明了骨锥及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1926年,在山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半个切割过的蚕茧,茧长15.2毫米,幅宽7.1毫米,表明5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了利用蚕茧。1958年,在离山西阴村几千里远的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批4700年前的纺织品,表明当时的织丝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2]吴淑生、田自秉著.中国染织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

 

苗族服饰的发展与汉族有着同样的从原始阶段到文明时期的进程,远不说蚩尤时期苗族活动的黄河流域与苗族有关,但是,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古迹,应该可以说是苗族先民活动疆域的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的考古发掘以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遗址为典型代表。所谓屈家岭文化,是蚩尤九黎部落集团与炎黄二帝联盟战争失败后退居在江淮、江汉和洞庭彭蠡间形成的三苗国部落而形成的三苗文化的遗存。其分布范围大概是今湖北省地界,北抵河南西部,南到湖南洞庭地区的澧县,西至四川巫山,东达江西修水。其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左右,距今已4800年之久,此时期也是三苗集团最为强盛时期。

 

通过考古发掘,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彩陶纺轮。纺轮多属扁薄中小型,同时,还有个体较大的偏重的无彩常规纺轮、石纺轮,以及绣织物缯帛。这些出土器物表明,此时期的三苗集团的纺织工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苗族历史悠久,支系众多,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发展快慢不一,由于战争以及迁徙等因素影响,社会发展时有倒退趋势。三苗国被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击败瓦解之后,在湖南、湖北交界的“左洞庭,右彭蠡”间,又出现一个势力庞大的部落“荆蛮”,即三苗后裔,其生产力水平发展迅速。再后,由于楚国势力逐渐强大,兼并了“荆蛮”后裔的苗族。当时,以苗族为主体的楚国,纺织技术在全国的同期水平中位居一流,我们可以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及长沙左家塘等地战国楚墓出土的纺织品中得以证实。

 

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为研究苗族的发展历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有关苗族服饰的研究,只能依靠汉史文字记载及考古发现推测。苗族原始人类服饰记载似乎无据可考,但是仔细搜寻,我们仍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其蛛丝马迹。

 

中国古代文献最早记载苗族服饰方面的文字可能应该算是对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及三苗族人的描绘了。《神异经·西荒经》及《龙鱼河图》等史料描绘蚩尤的形象为“身多毛,头上戴豕”、“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头戴牛角,身披牛皮战袍”。蚩尤是部族首领,也是部族形象代表,如果说此时描绘的“头上有饰物,身穿牛皮衣”,无以证明为苗族远祖的形象特征,那么,后来的《山海经·海内经》,以及《淮南子·坠形训》记载的特征应该是较为明确而清晰的。

 

《山海经》载:“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虽然《山海经》所描述的苗民带有神化色彩,但也清楚地描绘出“头戴毡帽,身穿紫衣”的特征,而《淮南子》的记载更是区别了三苗部落与其他部落服饰上的变化。如:“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翦发,其于服一也。”髽首,高诱译为“以枲束发也”。“枲”即“麻”,意思是说三苗部族习惯用麻束发,与羌、汉、越等民族服饰不同。

 

本书第一章已经对湘西苗族历史发展渊源做了较为清晰的交代:商周以后,三苗后裔的“荆蛮”由于战争的掠夺和阶级的压迫,不得已进行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到秦汉时期,史书上所载的三苗后裔“盘瓠蛮”,也称“武陵蛮”、“五溪蛮”,便是目前生活在湘西地区的苗族先民。唐宋以前,历史文献对湘西地区的苗族服饰已经有所记载,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晋干宝《搜神记》中所云:“盘瓠子孙,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赤髀横裙,盘瓠子孙”;范晔则在《后汉书·南蛮传》中对苗族服饰特征的描写是“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斑斓”。稍后,《隋书·地理志》又载:“诸蛮本其所出,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宋史·蛮夷传》统称西南各蛮夷“锥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衣服斑斓”。以上史书所载的“盘瓠子孙”、“盘瓠之后”等“诸蛮”,主要是指当时聚居于武陵五溪地区(今湘西)、黔东、川东南和鄂西地区的苗族先民。[3]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搜神记》转述盘瓠子孙时说:“衣服褊裢,言语侏T00056_00_4.jpg,饮食蹲踞,好山恶都,好入山壑,不乐平旷。”由于战争所迫,苗族先民从大江大河的平原地区迁徙至崇山峻岭的山峦涧溪。为了适应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本民族的生活习惯,这里的苗民们衣着服饰与生活在苗汉杂居的平原地区的苗族以及汉人的服饰已经发生变异,并且“嗜好居处全异”。所谓“跣足”、“赤髀横裙”应该是指光着脚板不穿长裤,大腿外露,穿着横裙。这一特征一直到“改土归流”前都仍然保存着,历代文献也有大量的记载。我们从清代《百苗图》对苗人的描绘,不难发现这一特征。文献中所载的“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以斑布为饰”等,指的是苗族先民善于把麻纤维、树皮、兽皮等加工成服装,并且喜欢用花草、树皮、野果等类物质煮染布料,最后用彩色的麻线之类绣织衣服、装饰打扮。“锥髻”是保留了三苗时期“髽首”的传统,清朝前期大多数苗区仍还沿用这一习俗。

 

综合以上文献记载,不难发现,秦汉至唐宋时期的苗族先民,其服饰的主要特征是:男女无裤,腰围横裙,麻皮为衣,草实染色,服装斑斓,裁制有尾,头锥发髻,脚不穿鞋,好色善扮等等。

来源:《湘西民族工艺文化》
日期:2007-04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