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银饰的研究
一、湘西苗族银饰研究概述
苗族银饰是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银饰综合反映了苗族的历史、文化等情况,是苗族的民族标识,也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苗族银饰历来受到本民族专家学者的关注,不断有新的成果或论文推出。
近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苗族银饰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发现相比苗族对银饰的重视程度而言,学术界对苗族银饰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目前主要是在苗族银饰的分布、种类介绍、历史渊源、特点功能、历程、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且以静态的文本研究为多,较少动态的实地考察和应用研究。研究人员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苗族聚居地,若以发表论文或撰写著作为依据,则生活或工作在贵州的研究人员成绩较突出,而苗族相对集中的湘西研究人员显得较为沉默。截止目前,国内对苗族银饰的研究或介绍多是随苗族服饰一起研究,作为其中的一章或一节的内容。除了2004年由宛志贤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苗族银饰》外,没有苗族银饰研究的专著面世。这本书以图片为重点,文字内容只有1.5万多字。笔者在中国期刊网进行了苗族银饰研究相关文章搜索,从1979年到2007年底,共有文章29篇,其中以期刊论文形式出现的有24篇,硕士论文2篇,而这2篇硕士论文是地处天津的学校的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可见研究现状的尴尬。重要报纸文章4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特别是苗族聚居地的相关苗族研究人员对苗族银饰研究的力度还是相对薄弱。下面以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类,对国内学术界的苗族银饰研究的现状和成绩做一梳理和概述。
▲图8-17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图8-18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
二、湘西苗族银饰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1.苗族银饰的分类及形式研究
作为国内学术界对湘西苗族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凌纯声、芮逸夫在本书中对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但是对于苗族的银饰只是稍稍提及,缺乏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类说明。在第四部分“苗族的经济生活”中的“服饰”部分里只提到苗族的饰物有项圈、耳环、手镯、戒指、银索、银牌等,还提及项圈有绞丝圈与排圈之别,前者平时戴在项上,后者有多至五环的。实际上今天还可以看到七环、九环、十一环的,均为单数。凌先生、芮先生在书中还引用了《凤凰厅志》中的“服饰”条目文字,介绍苗族银饰的基本情况:“富者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枝,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碗大,项围银圈,手带银钏”,“其妇女银簪、项圈、手钏,行滕皆如男子,唯两耳皆贯银环三四圈不等”。本书引《皇清职贡图》中所绘清朝湘西红苗的男女服饰中,也可以看到头插银簪,项戴银圈,戴耳环,男人戴手钏、女子不戴的情形,大概不够准确。凌先生、芮先生均未作考辨。
做为本土苗族学者,石启贵先生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一书就要详尽得多。在第四章“生活习俗”中,第一节“服装首饰”花了三千多字的篇幅进行介绍。这也是关于湘西苗族银饰较为全面的分类。在首饰部分里,分为银帽、项圈。项圈里又根据形状分为轮圈、扁圈、盘圈三种。在镯环部分里,根据佩戴位置和形制差异,又分为手镯、指环、耳环三种。在扣钮链子中,分为挂扣、银钮、围裙链子三种。在其他银饰中,分别介绍了牙钎、后尾、银花银蝶、银牌等。在介绍的对象上,石启贵先生的书中也有一些遗漏,比如对成人银饰介绍多,对儿童银饰没提及,另外没有提到一些重要的银饰如银披肩、帐檐上的银链挂饰等,但对于银饰的加工过程、使用方法、重量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石启贵先生对苗族银饰的调查较为全面,但也仅仅是局限于湘西本土,对于湘西以外的苗族银饰则未提及。
石启贵先生的分类为后来的研究和分类提供了参考的蓝本。周明阜先生根据湘西博物馆所藏苗族银饰实物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在《湘西苗族银饰》一文中较为全面地对湘西苗族的银饰进行了分类。他把其分为四类:一是头饰类;二是颈饰类;三是身前身后银饰类;四是镯环类。每一类之下又分为若干种,比如头饰下有银帽、银花大平帽、插头银花、插头银椿花、银凤冠、儿童帽饰等六种。周先生的分类符合湘西银饰的历史与现状,故为多人和多书引用。
银饰的分类研究一直是个基础性的工作。因为分类标准的不一致,有的从使用地域分,有的从构成来分,有的从使用主体差异来分,因此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结果。
在宛志贤先生主编的《苗族银饰》这本书中,编者把苗族银饰分为四类:头饰、颈胸饰、手饰和衣饰,并用相应的四节进行介绍。头饰包括银角冠、银帽、银围帕、银抹额、银飘头排、银发簪、银花梳、银发网、银耳环、银童帽饰以及某些在节日中的特定饰物。书中指出:头饰造型传统,纹饰细腻,组合复杂,同时集中体现了苗族人民追求大的审美原则。在这一节中,作者用了29幅彩色图片加相关文字逐一说明之。颈胸饰种类包括银项圈、银项链、银排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等,书中这节用了28幅相关彩色图片和相关文字作了详细介绍。手饰的种类有套镯、手镯、套戒、戒指,书中这节用了24幅彩色图片及相关文字对手饰的造型及样式、功能作了细致说明。衣饰种类包括银衣片、银衣吊、银腰带、银披肩以及形形色色的银扣。书中特别指出:重视身后的装饰,是苗族中比较普遍的现象,银衣在这方面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这节用了17幅彩色图片及相关文字把衣饰的造型样式及功用进行详细说明。这本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概括,对苗族银饰的品类介绍分得很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客观翔实,对苗族银饰的造型展现是逼真的,选取的图片也非常具有典型性,能基本代表苗族银饰种类的客观事实,是迄今为止对苗族银饰品类及造型介绍最为丰富的一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研究价值。
谷锦霞、陶辉合写的《苗族银饰及美学价值》一文,从银饰的装饰部位来对苗族银饰进行了简单分类。其划分与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这本书中介绍的基本一样,突出了“脚饰”这个概念,但没有具体介绍。据查阅相关资料表明,脚饰在苗族银饰中并不具有普遍性,只是一些苗族分支地区的个别现象而已。
梁太鹤在《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一文中也对苗族银饰的种类进行了介绍。文中指出:据在贵州地区的调查,按品种计,苗族银饰约有40种,根据使用部位,大体分为头饰、手饰、身饰、衣帽饰等4部分。这种分法与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这本书中的分类实质是一样的。《苗族银饰》这本书的出版较这篇文章晚几年,其划分更细更客观。不过,关于银披肩的归属,二者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文中对苗族银饰样式变化最多的耳环、手镯、项圈、头簪等几个品种进行了重点叙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苗族银饰的造型和纹样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文章指出:依据银饰的外形及工艺,将银饰分为粗件和细件。粗件主要为一些实心项圈及手镯,用粗银条制成,器表无纹饰或偶加纹饰。接着作者对粗件的特点进行了介绍。细件银饰主要指加工技术精细的银饰,其中不乏大件制品。在这里,作者对银饰图案和纹样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纹样的写实和写意两种表现手法。同时,作者对银饰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
当然,还有一些文章和书籍对苗族银饰种类及造型进行了相关介绍,不管使用的概念怎样变化,其基本划分是一致的,只有细微的差别。
其实,在苗族生活中还有一种银帐檐链子,它平时不张挂,只有在结婚或其他喜庆日子才张挂,现在更难见到,一般对苗族银饰的介绍也忽略了它的存在。银帐檐链子不随身佩戴,是否应纳入苗族银饰的范畴,还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它是饰品之一,在苗族银饰的大家族里占一席之位也未尝不可。银帐檐链子一般做工精细,图案多样,形象逼真,内涵丰富,是银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学界对苗族银饰种类的划分已取得基本一致的观点,但各地域和分支不同的苗族银饰在造型和样式上还是有差别的,这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加强民间调查,切实把苗族银饰的分类和造型研究做得更客观更科学。学界对苗族银饰造型及样式的内涵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苗族银饰的图案和式样造型应该有其内在的所指的意义,可以说每一种造型和样式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都需要深入的探讨研究,不仅要从美学的角度,更要从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发掘阐释。
2.苗族银饰产生缘由及发展研究
人类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需要一个过程,对苗族银饰的产生缘由和发展历程的认识也要经过一番研究和考证,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应该说,苗族银饰产生和发展历程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相关观点。
王维其在《苗族与银饰》一文中从四个角度对苗族银饰产生的缘由进行了探讨。文章从大量的考古史籍材料、苗族先前居住的地理环境、苗民文化心理等方面入手,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苗族银饰的产生一是因为苗族以前居住地是白银产地,能提供原材料;二是苗族先民对白银的特性有较深了解并具备开采冶炼和加工的技术条件;三是苗族人民借此对“以富为美”的审美观念的表达;四是由于苗族特有的巫文化心理驱使。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生了银饰的产生。
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这一书中对苗族银饰的产生也做了相关阐释。书中主要从苗族历史上的“金银情节”入手,分析《苗族古歌》的内容,说明银饰在苗族族群里产生有心理基础;其次从苗族的历史生存条件说明苗族银饰产生的强大精神动因;最后指出白银的广泛流行为苗族银饰的产生提供了原材料。书中认为苗族银饰的产生也有巫文化心理的重要影响。
关于苗族银饰的起源问题,王荣菊、王克松在《苗族银饰源流考》一文中,从饰物的沿袭性和考证的角度,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文史资料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苗族银饰始于汉代,成熟于明代,昌盛于清代和民国,而沿袭至今”的观点。然而,李黔波、孙力在《中国苗族银饰纵横谈》一文中通过相关的史籍及考古资料,提出了“苗族银饰始于明代”的观点。对于苗族银饰起源及发展时间问题,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定论,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论证。
杨鹓(杨昌国)在《苗族银饰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一文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苗族银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文中提出了“苗族对银饰的崇拜动机源于金(男)银(女)两性的生殖秘密;苗族银饰艺术萌芽潜藏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巫教情感的演进为其自觉发展奠定了心理基础”的见解。这些观点另辟蹊径,视野开阔,新颖别致而令人信服。
在赵祎《试析贵州施洞地区苗族银饰文化兴盛的原因》一文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田野调查,对当地苗族银饰兴盛的原因做出了概括:首先是以女性文化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银饰发展的影响,其次是民族自信心的推动,最后是地方经济政策的促进。这个概括虽有失偏颇,但有现实针对性,值得借鉴。
考古资料证明,远古时期,用银作为饰品的,不只是苗族,但银饰在苗族一直绵延不断、繁荣昌盛,这绝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上面对苗族银饰产生、发展的缘由探讨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能自圆其说。对于苗族银饰的起源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这需要更多的历史典籍和考古资料来佐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苗族没有文字,它的历史传承靠的是本民族的口传心授以及相关的文化符号和汉族正史。同时新的考古发现,对苗族银饰的产生时间的结论都或多或少产生影响。历史会说明一切的。
3.苗族银饰的特点、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
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这一书中对苗族银饰的特点做了如下概括:一是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二是苗族银饰中的龙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三是苗族银饰反映了独特的迁徙文化;四是苗族银饰中可以透视出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最缺乏的平等观念;五是苗族银饰具有一种展示性;六是苗族银饰特别注重与服饰的搭配。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苗族银饰具有祈愿、体现人生各阶段不同礼仪、作定情物、驱邪、保值等功能。
李黔波、孙力在《中国苗族银饰纵横谈》一文中则对苗族银饰的功能做了另一番阐释,文中指出:首先,苗族银饰具有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它大量记录了传说及历史,是苗族无文字文明的产物;其次,苗族银饰具有祭祀的功能;第三,苗族银饰有着避邪的功能;第四,苗族银饰起着识别婚否的标志功能;第五,苗族银饰有馈赠定情的功能;第六,苗族银饰可以表达人们的各种祈愿。
梁太鹤在《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一文中则提出苗族银饰主要具有“美的显示”和“显示富有”两种功能。除了这两种功能外,其余的功能和上述的对苗族银饰功能的概括是一致的。
谷锦霞、陶辉合写的《苗族银饰及美学价值》一文对苗族银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但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只是把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一书中和李黔波、孙力在《中国苗族银饰纵横谈》一文中的相关观点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
龙杰在《苗族银饰的内涵与开发初探》一文中对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其观点为:①苗族银饰是苗族历史的折射;②苗族银饰是苗族农耕文化的再现;③苗族银饰是苗族宗教文化的反映;④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写实艺术的反映;⑤苗族银饰是苗族幻想艺术的杰作;⑥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这种概括虽然有一定的新意,但是有的观点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并非苗族银饰独有的文化内涵。
苗族银饰是一种符号,人们在不断的使用和创造过程中赋予其文化意义。苗族银饰文化是苗族人民图腾崇拜、宗教巫术、历史迁徙、民俗生活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苗族银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与这些因素是紧密相关的。苗族人民爱美,在历史的不断积淀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苗族银饰的审美特色也是十分明显的。有专家指出:苗族银饰以多、大、重为美。据相关调查表明,苗族女子在重大节日期间穿戴盛装时,银饰的重量可达8~10公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苗族人民对银饰的审美追求。目前对苗族银饰的这些相关研究还没有完全揭示其内在属性,因此,加强对苗族银饰的特点、内涵及审美价值研究,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苗族银饰的比较研究
事物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事物的认识才更为清楚明了。
在宛志贤主编的《苗族银饰》这一书中,作者把苗族银饰与它的姊妹艺术的图案纹饰、功能进行了比较,对二者的异同做了详尽的阐述。作者指出:苗族银饰的各种图案纹饰、造型都来源于其他姊妹艺术,它们的图纹有祈愿、体现人生各阶段不同礼仪、作定情物等功能;同时,作者还对苗族银饰的独特功能进行了阐述,前面已叙及,在此不赘述。
梁惠娥、刘素琼在《浅谈藏苗服饰文化中的银饰艺术》一文中,从形式和文化的角度,对藏、苗银饰进行了客观的区别。在形式上,藏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图案造型、用途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苗族银饰反映了图腾文化、地域文化,注重于图案的表现;藏族银饰则表现出造型文化,着重通过银、宝石等组合方式在形式美法则上表现一种变化统一的韵律美。在文化方面,两个民族银饰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作者紧接着从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释。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银饰艺术及其文化是受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等各方面影响而形成的。这篇文章开阔了我们研究苗族银饰文化的新视野和角度,对藏、苗两族银饰的比较分析也是较为客观科学的,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苗族银饰的认识。
对苗族银饰进行对比分析和认识是苗族银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民族银饰与苗族银饰的外形及彰显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苗族银饰与自身的姊妹艺术进行比较,更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的文物对苗族银饰的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比较。目前学术界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下工夫。
5.苗族银饰的田野调查及保护应用研究
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鲜活的艺术品类,它是任何文字和图片不能概括和取代的,要对苗族银饰有真正的认识,必须深入田野调查,了解实情,再与文本结合,才能达到对苗族银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目前,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大力推进,苗族银饰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苗族银饰进行专门田野调查和保护的应用研究并不多,是苗族银饰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不过,还是有一些尝试。
杨晓辉对贵州台江、雷山苗族银饰进行了相应的实地调查,写了一篇文章——《贵州台江、雷山苗族银饰调查》。作者对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对当地的银匠基本情况也做了一定的采访,从而了解到了该地的一些真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反映。这为怎样保护银饰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祎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了《试析贵州施洞地区苗族银饰文化兴盛的原因》一文,对当地苗族银饰之所以兴盛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兴盛的原因是女性文化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银饰发展的影响、民族自信心的激励以及地方经济政策的促进。最后,作者还对如何发展银饰文化提出了有益意见。
唐绪祥在对贵州清江流域的苗族银饰做了相关考察的基础上写了《贵州施洞苗族银饰考察》一文。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银饰品类的相关情况,但在理论上没有多少突破。
龙杰在《苗族银饰的内涵与开发初探》一文中对苗族银饰的应用研究做了初步尝试。作者提出了发展苗族银饰产业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种看法:①正本清源,构建苗族银饰产业是苗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②加快步伐,把小打小闹的作坊经济迅速转化为民族产业经济;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苗族银饰产品的知名度;④打造精品,实施苗族银饰品牌战略。这些提法很有新意,对保护和发展银饰文化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苗族银饰应用及传承保护研究方面,天津工业大学的朱晓萌在其硕士论文《从苗族银饰的构成艺术探究其内在价值》中也做了有益的大胆尝试,文章对苗族银饰在服饰设计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文章从多方面分析得出:苗族银饰蕴含厚重的文化气息,蕴含巨大的美学价值(从造型美感、纹饰美感和审美法则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和丰富的设计理念(从银饰与服装色彩的搭配、银饰与服装装饰部位间的搭配、银饰与身体部位的搭配及银饰之间的搭配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同时,该论文在“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这部分指出:随着社会的变化,银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银饰的外观造型呈简洁的走势;银饰作为财富炫耀的功能意义逐渐淡化,装饰功能逐渐加强。在保护方面,作者提出了保护银饰传承人的观点,建议通过调查、整理和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对苗族银饰进行有效保护。
在全球化、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环境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巨大的挤压,如何在现实环境下实现突围,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过,要使民族的东西真正成为世界的,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苗族银饰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事项目前的景况也不容乐观。因此,苗族社会在发展,苗族银饰也在不断变化中,在民族文化受到挤压的现实情况下,加强苗族银饰的调查研究和保护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需要对苗族银饰的传统品种样式进行文本整理,更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到苗族生活的真实情景里调查苗族银饰现存样态,对其进行翔实的调查和整理,呈现出苗族银饰的真面目。世界在变化,苗族银饰要适合社会的发展,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据调查,苗族银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反映在原材料的变化上,而且反映在制作工艺、图案样式、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上。我们既要承认这个事实,反映这个事实,更要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保护苗族银饰,已达成共识。但怎样进行有效的保护,还是一个问题。谁来保护?是政府组织,还是民间自发?保护什么?是遗留下来的银饰制品,还是银饰传承人?现在能真正算得上银饰传承人的有多少?他们的生存景况如何?在苗族银饰开发利用方面,现在讲文化产业,银饰文化可以发展为产业,但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对苗族银饰的研究是一个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它的传统文本研究,更要注重田野调查研究,认识其类别,厘清其渊源与历程,分析探讨其文化内涵,彰显其价值功能,探讨其保护利用对策,实现苗族银饰文化的发展与更新。
日期: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