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研究文章 > 服饰研究

苗族银饰之小件银饰

作者:田特平;田茂军;陈启贵;石群勇 【字体:

小件银饰工艺流程不复杂,较为简单,艺术性比起大件和中件银饰来就要差些。这类银饰需求量十分大,使用十分普遍。小件银饰价格便宜,一般贫寒人家都可以消费得起,因此,使用的人不分男女,上至七八十岁的阿翁阿婆,下至一两岁的幼童,人人都喜爱佩戴。这类银饰种类繁多,有手镯、指环、耳环、耳柱、银纽、围裙链子、牙钎、后尾、针筒、挖耳匙、银刀、银剑、银弓、银碗、银筷子、银环、银壶等。

 

1.指环

指环又称戒指,是戴在手指上的银环。指环品种繁多,有细花的,有花藤的,式样有五连环的,有九连环的,有多达二十多连环的,制作手环需要的银子很少,制作工艺流程不复杂。因此,指环价廉物美,不管穷人富人都有佩戴,在湘西苗族地区普遍盛行。

 

2.耳环

耳环是耳朵部位的装饰品,主要是银环一个,配以虫鱼、花卉图纹。耳环形状有半丝环、龙头环、桃环、虫环、花环等。耳环制作需要银子不多,贫寒家庭的妇女也可以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装饰美的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耳环制作的式样品种也越来越多,饰件越来越美观好看。除原有的银耳环品种外,现在还增加了单银饰吊垂瓜子坠、双皱链吊垂瓜子坠、多银链吊垂瓜子坠、银链吊梅花坠、银链吊荷花坠、银链吊兰花坠等新品种。耳环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其花色品种也不断创造更新。

 

3.银纽

银纽是湘西一带苗族妇女所喜爱的银饰饰件。其式样有珠形、盘形两种。普通扣衣安单纽,但有些年轻少妇和姑娘,出于显示富有和美观好看的目的,在衣服安银纽的部位,有着五颗、七颗或更多银饰,但必须是奇数。银纽制作需要银子不多,工艺流程也很简便,只要用银模打压成所需要的装饰图案花纹,编制即成。

 

4.牙钎

牙钎挂于胸前右方,是银饰中最小的饰件之一。牙钎的制作很简单,上端安小银圈子一个,以便于套挂在胸前,中央制些虫、鱼、鸟、兽及植物银饰,点缀于其间,下端吊以耳挖、牙钎、马刀等物品。整个配套制作大约需要银子五两,工艺流程细致复杂,也颇费时日。

 

5.后尾

后尾苗族叫作鸟兔。制作时主要是用银子打些花草、藤叶连缀而成。约四寸宽,二尺五寸长,吊于背后。也有制成银盾形态连缀的,手工亦细,需要银子约十余两。在苗族妇女装饰品中,从头至肩至腰,装饰齐备,才能佩戴后尾,如果没有牙钎,也就不必佩戴后尾了。

 

6.银花银蝶

银花银蝶是银饰中的零星饰件,有独立成品的,但主要是在制作各大件时作配件之用。银花银蝶佩戴时,散钉于衣裤围裙之上。其图案有八宝花卉、麒麟、鱼龙等。制作时一般可单独进行,不与其他物件牵连,多是用小型银质模具打压而成。最小的图形有如龙凤、鱼、鸟、兽等。有些是通过银匠师傅用铁剪按照图案剪裁而成的,如各种花卉、镶边、小动物、蝴蝶、蜜蜂、金蟑等。

 

7.银挖耳匙

银挖耳匙是银饰中的小件,制作很简单,一般是抽出银丝后用银丝缠绞而成,再在银匙的末端制成一个小勺子,便于挖出耳屎。为了精致好看起见,有些在银匙上面镶些花纹,这是极精细的工作。

 

8.银大刀

银大刀是小件装饰品,需银极少,一般由薄银片打压成花纹后,用铁剪刀按照图型剪制而成。银大刀长约一点五寸,宽约五毫米。

 

9.银剑

银剑是小件装饰品。需银子极少,一般由薄银片打压而成,上有细小图案花纹。佩戴银剑意在避邪消灾,但必须与银刀等小件饰品一起佩戴。

 

10.银鞭

银鞭是小件装饰品,是用先制成的小型银模具打压而成,上面钻有花纹图案,主要作驱恶避邪之用,但必须与银刀、银剑组合佩戴。

 

11.银戟

银戟是小件银饰品,作驱恶避邪之用,与银刀、银剑、银鞭制作流程相似。制作所需银子极少,花费工时不多。

 

12.银钩

银钩是小件装饰品,佩戴此物有钩住人心之意。制作所需银子极少,所花时间极少。佩戴时必须与银刀、银剑等小件饰品组合使用。

 

13.银针筒

银针筒虽说是银饰品中的小件,但它极其重要,是银刀、银剑、银戟、银钩组合佩戴之首。如果佩戴银针筒,就必须佩戴银刀、银剑等小件,组成一组银饰小件装饰品,方能达到佩戴的目的和意义。银针筒需要银子23两。筒身长约25厘米,筒中空心,直径约10厘米。针筒配有筒盖,里面装针时可将筒盖盖严,以免针掉出。银针筒制作工艺精细,在筒身上钻有龙凤图案,镶有牡丹、梅花花纹,小巧玲珑,美观大方。佩戴银针筒是苗族妇女聪明能干的象征。苗族妇女最擅长针线技艺,如纺纱、织布、挑花、刺绣、编织花带等,样样都能,件件皆通。所以,银针筒对于苗族妇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决不能疏忽大意。

来源:《湘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日期:2011-05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