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实地取材造就的艺术珍品
花垣苗族民居
湘西苗族多居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山峦叠嶂,森林茂密,溪河纵横,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潮湿多雨,地貌复杂多变;适于生长松树、杉树、椿木树、松树等树种;同时还适于甜竹、苦竹、茅竹和山竹等生长。其中枫树、椿木树、杉树等树种质地坚硬,防腐性强是湘西苗族的主要建筑材料。
湘西苗族聚居区有多处喀斯特地形,有丰富的百页岩、白岩石和青岩;有粘性极好的黄土黑泥,这些物质资源是湘西苗族建筑的极好材料。
沱江河畔吊脚楼
石维斌先生在《枫香树下的古苗宅》中这样描述:我们苗人起房子,更忘不了用枫香树做主要材料。苗族《上梁词》唱道:“说此梁,道此梁,此梁生在昆仑山上……一点楠木做中柱,二点圆柱是枫香,三点柏阳做排扇,四点杉木做挂方。”“圆柱”苗语叫做“图乃”,意即“母柱”。大哥说,用枫香树做母柱,就是祈求蚩尤庇护子孙兴旺发达,因而,我们苗人把枫香树尊为“母树”。砍伐枫香树做母柱,非常讲究,必须事先烧香烧纸进行祭祀,然后才能动刀动斧。砍倒抬回屋场后必须用木马架起来,不能着地,更严禁跨越其上。我们苗人搬迁,哪怕途程万里,也要刨上几棵小枫香树带到异地他方栽种,以示不忘根本。①(①石维斌:《枫香树下的古苗宅》,载《中国民族》。)这就是古苗宅所特有的文化韵味。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部分建筑材料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生活了近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动情地说:“中国有两个美丽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环绕城中的城墙,巍峨耸立的北门、东门,悠悠沱江,岸托栋宇,沿江吊脚楼,遍布城中、笑傲日月的鳌头,古色古香的古街老店,油亮光滑的石板街……都是实地取材的杰作。所以,到过凤凰的人都这样赞美道:凤凰之美,美在建筑,美在历史,美在人文,美在民族文化!
石头砌成的艺术珍品
说到湘西,人们自然会想起盘山绕岭、雄伟无比的中国南方长城,它是湘西苗族人民用青石雕塑在大自然的立体艺术;黄丝桥古城是用料石排阵的杰作。雕刻是苗族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民居建筑应用广泛,从室内到室外,从外檐到内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其种类繁多。从雕刻的质地看,有木雕和石雕;从工艺上看,有平雕、透雕、贴雕、嵌雕、圆雕等等。苗族雕刻题材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如木雕装饰的图案就极为丰富,图案多以象形、会意、几何图案、谐音等手法构成无形的艺术语言,托物寄情,表达思想情感。或对图腾的表述,或对祖先崇拜,或对天地神灵虔诚供奉。这类图案的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有:(1)方形:有方格、斜方格、步步锦、风车纹、套方锦、三炷香等;(2)三角形:正三角、套三角、菱形、直线波纹等;(3)多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4)动物形:龙、凤、蝙蝠、鱼、蝴蝶、龟、夔龙、夔凤等;(5)字形:人字、十字、万字、斜万、富字、寿字、喜字等;(6)花草形:梅花、葵花、小仙花、牡丹花、石榴花、莲花、桃花等;(7)圆形:太阳月亮形、月牙、半圆、扇形、椭圆、球纹、古钱、曲线波纹等;(8)图腾形:连年有余(莲花、鲶鱼)万事如意(万字、柿子)夫妻同心(同心结)、四季平安(花瓶上插月季),八仙(八仙图)等;(9)物具形:花瓶、花篮、古玩、如意等。雕刻方法多种多样。有:1.平雕。平雕是在平面上通过线刻或阴刻的方法表现图案实体的雕刻手法。主要有三种:①线雕。即用刻刀直接将图案刻在木构件表面的雕法;工艺类似刻印章,平滑细腻。②锓阴刻。即是一种将图案外轮廓、形状阴刻下去,而反衬出图形本身的雕法,一般多用来雕刻门联、楹联。③阴刻。是将图案以外的地方全部平刻下去,烘托出图案本身,这种刻法多用于回纹、万字、丁字锦等装饰图案。2.透雕。这种雕法有玲珑剔透之感,易于表现雕饰物件两面的整体形象,因此常用于分隔空间,两面观看的花罩、牙子、团花、卡字花等物体的雕饰。3.贴雕。用薄板锼出花纹并进行单面雕刻之后,贴于裙板或绦环板上,达到特殊效果。4.嵌雕。嵌雕是用材雕出并嵌装在花板上,从而得到厚板浮雕效果不同的神感。5.圆雕。圆雕亦称混雕,是立体雕刻的手法。首先要画样,并根据图样尺寸备料,然后在表面画样子,再按样子进行精雕细刻,最后铲剔细部纹饰。大者粗犷,小者细腻,艺术价值很高。
木石雕装饰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变幻莫测,且为大众化实物语言艺术,多为人们熟悉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充分表现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图腾崇拜、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在花纹图案上,表现朴素自然,古朴洒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民俗韵味。在雕饰上,注重立体化。如透雕、镂雕等多层次的雕饰技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且雕饰纹样粗细适当,穿插精巧,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俗。其构图精当,图案完美,色泽古朴,典雅大方,衬托表物,精美细腻,堪称苗族工艺一绝。
日期: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