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研究文章 > 文学评论

湘西民间谚语初探

作者:刘黎光 【字体:

民间谚语——语言中的盐聪明人的话

民间谚语—科学的结晶哲理的小诗

湘西民间谚语是湘西土家、苗、白等各民族文化生活宝库中的明珠,放射出山民们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独有的折光,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族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湘西自治州谚语同歌谣、故事一样,是十分丰富的,尤其农谚,数量多,流传广,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它来自于农业生产的经验,又指导着农业生产的实践,对后代来说,不但有启蒙作用,其实用价值亦不可低估!

湘西多山,各民族同胞几千年来,与山打交道,吃山、用山,依靠大山生存繁衍,一代又一代,在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于是各种农谚便随之产生出来。这些谚语口头传承,属于口头文学。它生动形象,易记易传,是各民族山民从事生产、交流经验、教育后代的重要工具。古时,湘西地广人稀,先民们怎样种地呢?谚云“种三年,荒三年”,“多挖地多开荒,不怕天旱和虫荒”。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几千年来,山民们一代一代沿袭下来,这不能说不是原始的“轮作制”。什么时候下种适宜呢?“呆人莫听乖人哄,桐树开花才下种”,“谷雨种高梁,穗子扁担长”,“椿尖红,泡谷种”,“芒种不种棉,夏至不插田”,其中不乏科学道理。种植的稀和密有什么标准呢?“若要包谷结,不要叶搭叶”,所谓叶搭叶,就是过密了;“桐树林里扛戽桶(打谷板桶),包谷林里戴斗逢,小米林里钻鸡公。”山民们总结经验时,总是运用生活中最普通事物作喻体,说明种植要求,既鲜明、形象,又易于理解、接受。如何种麦子、稻谷和荞?他们也有一套标准:“麦种深,谷种浅,荞子盖住半边脸。”

湘西各族农民创造了一套完整农谚,是大家一代一代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花朵,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耕作,功劳是不小的。

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湘西的兄弟民族又锤炼了新的谚语,使农谚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实例很多毋庸赘述。其它林业、副业、渔猎、园艺、工匠等也有大量成套的谚语,都融进了民族语言特色和比兴习惯,尤其是自然谚,与山民生活息息相关,更洋溢着湘西的土色土香,是外地很难看到的。

二、民族生活史的缩影

“九山半水半分田,小米糁子来过年”。这句谚语流传于古丈县,前句高度概括了湘西山多田少吃水难的情况,后句是人民生活艰苦的真实写照。古丈县志记载,该县多山缺水少田,农民以小米糁子为主食,因糁子味苦,民国初改种包谷,古丈山民如此,其他县的贫困山区人民生活基本相同。有一首介乎谣、谚之间的谣,写道:“蕨葛当饭吃,赤脚当鞋跑;蓑衣当铺盖,枞膏当灯草。”这也许是昔日贫困山区农民生活的缩影。他们“灯笼挂在牛角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结果,“夜饭有一顿,要等人困尽;夜饭有一餐,要到半夜间”。这一略带夸张的谚语,用对偶句式,以极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道出了山里人生活的艰辛。这样天不亮出工,煞黑收工,“两头不见神龛”,挑柴、背猪草回来,才推磨包谷,烧火煮饭,砍猪草,煮猪食,洗衣服……半夜后才能上床歇息,在湘西是常见的事,别处,可能不多吧。

湘西各民族山民自古以来靠杂粮为主食,菜尚酸食。为什么苗族如此偏爱酸食?研究其原因大约有三点:第一,酸食防病治病,湘西山高水冷,洞大林深,多瘴疫,吃酸辣,喝酒能御寒抗病,医药谚有“拉痢吃酸汤,恶心(喝)石灰水。”第二,昔日苗区受到封锁,“担米斤盐”,今天的青年是无法想象的,苗人身居高山,长年作重体力劳动,以酸辣代盐,可谓痛苦已极;其三,苗区交通不便,出门就要爬坡,买菜不便,不是逢场天,买不到东西。把菜腌在坛里,可以久放,吃起来方便。这些情况不仅苗族如此,湘西土家族、白族也不例外,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气候分不开。

穿的方面,谚语也画龙点睛,描出了各民族的特色:“要得俏,一身孝。”白族本名“白子”、“白尼”,自古以来,尚白。白衣白裤白袜,“灰水煮麻纱,洗得白渣渣。”就是连妇女们纳鞋底的线,也要在灰水中煮,在清水中锤、漂,求其纯白。白,代表纯洁、朴素、大方、漂亮。“苗妇爱花,五彩斑烂。”苗族人民的服饰以各种粗放的条形花纹为主,加上龙、凤、草、虫、花、鸟,表示吉祥如意。苗绣以针绣平绣、插针分深浅,捆针出立体,机针和洒针显现细小物,实属一种幻想艺术,苗谚一句便作了很好的总结。“苗绣针脚美,绣、插、挑、捆、洒。”苗族姑娘不仅衣着美,银饰更加多姿多彩,头上的苏山、簪链、凤冠;项颈上的圆、扁银圈,手上花手圈、花戒指;肩上披肩吊花帘;胸前压领;腰间银花带。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婀娜妩媚,无怪乎衣饰谚流传着:“苗家女儿爱打扮,戴完颈饰戴苏山。”“嫁女看首饰,选媳看挑织。”谚语出自生活,苗族如此,土家也如此;“土家织锦,工艺精巧。”聪明伶俐的土家姑娘把人与物等各式各样的图案编织得栩栩如生,织锦誉满全国,现在已渐渐走向世界。

衣食谚表达了湘西各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理,赞扬了少数民族妇女的聪明智慧,既是一部生活的素描画卷,也是民族生活的缩影,其特色便不言而喻了。

三、锦绣山河的导游图

神秘的湘西,山河锦绣,气象万千,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自然景色象山里的姑娘一样,不要梳妆打扮,也会飘逸出朴实秀丽的自然之美。一条条山水谚刻画了她的神奇、古朴、清秀、险峻、多变等特点。

“大庸张家界,岩头生得怪,千个岩头千个态。”简炼的语言介绍了“养在深闺人未识,时逢金满始出来”的风景明珠。“不到黄狮寨,枉到张家界。”又作了进一步强调。黄狮寨是悬岩峭壁托起的凌空观景台,本身很奇,又是张家界的至高点,一览全景。上了张家界,能不去吗?上了黄狮寨,面对金鞭溪,金鞭溪涧水幽深,两岸青峰高耸入云,婉然一对含情脉脉的夫妻(岩)流盼交辉,情深义长。谚云:“不到金鞭溪,不见两夫妻。”还有仙境飘渺的天子山,与张家界、索溪峪构成了武陵源风景区,“桑植天子山,八十四个观景台,九十六个岩弯弯。”这些谚语高度概括,道出了武陵源山光水色的气势,引人入胜。

“湘川公路矮寨坡,弯弯纽纽像狮螺。”似又一幅画卷,绘出了“公路奇观”。“奇梁洞,洞奇梁,进洞如同进天堂。”“龙山三千洞,洞洞有奇文”讲的是洞。“花垣有个涧水坡,哑巴吃了会唱歌。”这里讲的却是矿泉水。湘西,多出矿泉,常年绿莹莹,清亮亮的,来到河边,确实使人留连忘返。但从另一方面看,溪河狭窄,险滩频生,水流湍急,恰似未经驯服的野马,奔腾咆哮,昔日河里经常冲排打船,人亡物散。谚语也作了表达:“过了高岩滩,到了鬼门关;过了铁城墙,才见爹和娘”;“茨滩凤滩不算凶,最凶要数绕鸡笼。”酉水河的野性已经充分再现了。这是湘西酉水的过去。现在,山也罢,水也罢,都成了风景秀丽的旅游区,谚语则成了义务导游。

四、浓烈的民族情

湘西的少数民族最富于感情,他们团结向上,互相关照,情深义长:“家好不如寨好,寨好不如国好”。“家乡水甜,家乡话亲。”“人在一乡,水在一缸。”“一家有难,全寨同当;一家有喜,全寨同欢。”“赔情一颗,记情一箩;赔情一粒,记情一撮。”乡情谚语的核心重在一个“情”字,没有情,乡情谚语传不下来。有情才有意义,这是湘西人民的共同特征。因为地理环境和居住条件的制约,湘西人多是“聚族而居,力合心齐。”“一家有事,百家帮忙。”开荒种地、红白喜事,大家都一拥而上,互相周济。历史上打冤家、械斗也不例外。“新婚之夜陪宾客,男女不许同床歇。”一次婚姻一本歌,歌的内容离不了情,娘情、爹情、哥嫂情、姐妹情,苗家有,土家也有。土家族的哭嫁歌,其情叫人肝肠寸断。“嫲嫲女,伸手取,舅舅要,隔河叫。”“除了栗木无好火,除了娘舅无好亲。”血统亲是应该反对的,禁止的,但苗山土寨的乡俗娘亲舅大,姊妹情、甥舅情是可以理解的。

乡情谚直抒了民族刚烈强悍的心理,也说明了各族人民恋乡爱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浓浓的民族情感。这类以情为主的谚语多如海洋,是湘西谚语的一大特色。

五、民族巫教的遗迹

楚俗崇鬼,湘西尤盛。湘西民族间的信仰禁忌谚,明显地打上了巫教的烙印。苗族巫师称苗老司,土家巫师曰梯玛,白教因称三元教而名之曰“三元老司”。各教的共同目的,土家谚做了很好概括:“梯玛进屋,消灾添福。”苗教中的椎牛、打猪、接龙,也不外乎这个目的,至于是否能够消灾添福,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湘西不同民族,有不同信仰。“土家族敬八部大神,客家(汉族)敬奉佛爷观音。”八部者,传说中土家的八个部落酋长也。他们是土家族崇拜的先祖,本民族当然要敬奉。至于“要得伢儿长成人,敬奉嫲嫲神。”“撵肉赶山,敬奉梅嫦。”提出了土家族信奉的两位女神,一位是保护小孩成长的姑妈神,一位是护佑猎人的梅嫦,其间隐隐然可见,土家人对母系氏族的怀念。“在生有贡献,死后成本主。”白族主要信奉本主。什么叫本主?凡是历史上或传说中,对白族人民有过贡献的人物,不分民族,均奉为主。修祠庙,塑金身,长年供奉。此谚能鼓励人们为善,多做好事,反映了白族人民侠义向上的衷肠。苗族则崇鬼,苗谚中有“三十六堂神,七十二堂鬼。”还有龙城鬼域之说:“男死成龙护子孙,女死成鬼保安宁。”苗族在解放前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宗教谚语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但湘西民族巫教与楚巫和其他地区巫教有迥然不同的地方,因而谚语也是本民族的“土产”。

至于禁忌谚,绝大多数已成历史,但某些禁忌至今还可当作一面历史镜子,照一照是有好处的。“官进民房,谢土安龙。”“迁宅居住,牛犁堂屋。”“辰日看龙场,众人不动土。”这些谚语说明苗族崇龙。龙是家中的保护神,他们认为掌管宰杀权的官吏进了民房,会压地脉龙神,于主不利,必须请巫师谢土安龙,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历史上一些不正常现象。迁宅搬家犁堂屋意在让旧龙出走,新龙进来。这说明,人各有主,他们绝不含糊。农历谷雨日起,逢辰便是龙日,要到河边祭龙,是日苗家不可动土。看龙场习俗至今不衰,到现在看来,只留下一个吉庆的躯壳了。“巫师吃五爪,法事不灵验;药师吃五爪,药物不灵验。”“鸡头鸡爪送当家,吃了鸡爪把钱抓。”“伢儿不吃猪脚叉,当家不吃猪尾巴。”“青年不吃猪脚叉,小孩不吃鸡爪抓。”土家人称鸡爪为“抓钱手”,吃猪尾巴会落后受穷,未婚者吃猪脚叉难求亲,会被人从中叉掉,小孩吃了鸡爪抓,不会读书,写出来的字像鸡爪一样。这些谚语的产生,显然是因为过去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事物不能正确认识,其间,与压迫不无关系。“孕妇不入丧堂,毛姑娘不进新房。”“四眼人(孕妇)不望月,半边人(鳏夫、寡妇)不送亲。”“起屋莫跨新梁,草鞋不踩产房。”“烤火莫踩‘三脚’(火塘三脚架,代灶),做客莫坐上方。”“妇女踩船头,刀头(肉)来祭神(鲁班)。”这类禁忌谚是汉区儒家封建礼教流传到民族地区来的,是儒教与民族巫教的融合,凡是受儒教影响越大的地区,其禁忌谚越多。五代时,从江西搬入湘西的彭姓后代至今还口传“彭氏祖宗百忌谚”就是这样。

(载《湘西谚语汇萃》19935月,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来源:《传说的湘西》
日期:1992-0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