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字:《土家语拼音方案》
1983年春,为发展土家聚居区的文化、教育,开展“土家·汉双语教学”和承传民族优秀文化,吉首大学民族研究室土家族学者彭秀模、叶德书,接受州人代会代表的意见,按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创制少数民族文字的原则和根据土家语北部方言的语音系统,以龙山县苗儿滩镇星火村为标准音点,创制了土家文字方案(即《土家语拼音方案》)。这年秋,彭秀模、叶德书对《土家语拼音方案》进行修订,1984年1月在《吉首大学学报》发表;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将《土家语拼音方案》编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一书出版。
《土家语拼音方案》的基本内容有:
①制订方案的基本原则,说明标准音点的选取,对现代汉语借词的处理等。
②字母表,全部采用拉丁字母。
③声母表,土家语有21个声母。
说明:n-l为变值音位,以1为代表。n拼i行韵母,读作[n]。
①韵母表,土家语有24个韵母。
说明:韵母i接声母z、c、s、r时,读作[]。
⑤声调,土家语有四个基本声调,一个变调,采取标本调不标变调。
说明:川声调字母标调法,紧接在韵母后面的字母,就是声调字母。双音节调中,高平调连读时,最后一个音节调值降成中平调,这就是变调。如mi55ma55(蜜峰)读成mi55ma33。
⑥书写样品:
partair partai kaxpuv tav,
ngaf sef covnier lixhongx gav;
lofpuv curcur laxniex bav,
ongvgar der lavsuv sifdix tav。
汉译:扒台扒台织土花,我在你后檐把土挖;
两眼直望到日西斜,中饭都不来送一下。
日期:19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