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语言文字

转用型土家语

作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志》编纂小组 【字体: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叫T00122_00_1,称“土家语”。

“改土归流”以前,湘西土家族人大都不通汉语,用土家语作为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土司政权时期,仅仅一些土司、土官懂得一点汉语,但仍操土家语为主。“改土归流”后,汉族人大量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使土家语言不断接受汉语言的影响。加之土家原来没有文字,在普遍创办汉文学校、土家人入学人数逐渐增多后,汉语汉文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土家语的语音、词汇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加速,人们操用土家语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可归纳为单用型、兼用型、转用型三种类型,其中转用型:

凡是州内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乡镇的土家人,多数都转用了汉语汉文。这些地区,仍保存大量的土家的底层语言。

土家语既不同于汉语,也不同于苗、瑶、仡佬等兄弟民族语言。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见王静如《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其基本特征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占优势;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和领格代词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后;指示代词位于所修饰的名词之前。

土家语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分歧不大,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各地均能通话。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泸溪县境,语音、词汇均与北部方言有较大的差别,故南北两个方言不能通话。

来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
日期:1999-09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