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完成体
体是土家语言中对动词使用的一种规律。它分将行体、进行体和完成体三类,围绕行为动作发生前、发生中和终止后的特定时间环境,以持续连绵的十六种时貌(或情貌)各自有别的表现出来。以动词“嘎”(吃原形)的“体”为例序以说明。
其中,完成体表示行为动作终止及其留在人们的回忆中。
①方止貌。是完成体的第一级,表示行为动作刚终止。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非音节语素—u,如“嘎”(吃)加一u变成“告”(
吃了)。
②已完成貌。完成体的第二级,是谈话前不久已完成。其形式为动词本形加助词“及了”(),如“嘎及了”(
吃完了)。
③曾行貌。完成体的第三级,表示对已完成的动作行为留有记忆。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助词“列”(),如“嘎列”(
吃过了)。
④经验貌。是完成体的最后一级。其形式为动词本形加助词“剥拉”(),如“嘎剥拦”(
吃过)。
此外,动词的完成体,还附有趋向范畴。它有完成向心趋向和完成离心趋向两种。前者是动词本形加助词“阿丢”(),如“嘎阿丢”(
吃来了,或吃了来了);后者是动词本形加助词“阿卢”(
),如“嘎阿卢”(
吃了去了)。(叶德书)
来源:《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
日期:2007
日期:20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