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将行体
体是土家语言中对动词使用的一种规律。它分将行体、进行体和完成体三类,围绕行为动作发生前、发生中和终止后的特定时间环境,以持续连绵的十六种时貌(或情貌)各自有别的表现出来。以动词“嘎”(吃原形)的“体”为例序以说明。
其中,将行体是行为动作发生前,表示将要进行的五种时貌,它们随着时间的依次递减,由远及近地逐渐接近行为动作的发生。
①将行貌。是将行体的第一级,离动作发生的时间最长。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非音节语素i。如“嘎”(吃)变“盖”(
将吃)。
②欲行貌。是将行体的第二级,比将行体前进了一步。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助词“胡”()。如“嘎胡”(
快要吃)。
③将欲行貌。将行体的第三级,离动作发出时间比欲行又逼近了一步。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非音节语素i加助词“胡”()。即“盖胡”(
就要吃)。
④将起始貌。将行体的第四级,行为动作离起始已很近。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非音节语素i加助词“刀胡”()。即“盖刀胡”(
将开始吃)。
⑤拟起始貌。将行体的第五级,离起始状最近的一级。表示行为动作处于一瞬间即开始。其形式是动词本形加助词“的胡”(),如“嘎的胡”(
)。
来源:《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
日期:2007
日期:20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