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生产习俗 > 渔猎生产

苗族的溪河捕鱼和人工养鱼

作者:李显福;梁先学 【字体:

上集说到苗族人在防旱抗旱以及畜牧饲养方面的智慧,苗族人民在捕捞和养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本集内容为您介绍的是苗族的溪河捕鱼、人工养鱼。

首先为您介绍苗族的溪河捕鱼。

苗族保留了诸多的溪河原始捕鱼方式。据统计,渔具渔法就多达25种。其中,网具类有:撒网、扳罾、系网、盖网、笼网、抬网、赶网、刺网、拦网、张网;钓具类有:垂钓、挂钓、砣钓、卡钓;更为古老的渔法有:锤击、赶白、罩鱼、踩火塘、装鱼梁、霖渔、鱼筛、鸬鹚呷鱼、水獭捉鱼、狗捉团鱼等。

除了溪河捕鱼,苗族还进行了人工养鱼。

传统的养鱼方式有池塘养鱼、稻田养鱼和流水养鱼等。

池塘养鱼。宣统《永绥厅志》载:“苗人喜食酸鱼,于山谷中潴水为塘,购汉人鱼秧蓄之,多鲩(草鱼)、鲢二种。富者雇苗童数人剁草以饲,有蓄至数十斤者。”20世纪初期,湖南苗区池塘养鱼已较普遍,养殖品种由单一的鲤鱼发展到以鲤为主,兼及青、草、鲢、鳙、鳊鱼等。

稻田养鱼。这是苗区普遍采用的一大养鱼方式。山里稻田肥水足,涨涨落落的山洪又使田里的水常换常活,因此,田里的鱼长得快,长得肥嫩。春季,苗乡人从前来卖鱼秧的人那里买上几碗几瓢细如虾米的鱼苗放入田中。在田的出水口拦一蓬杉木刺和一块竹编的小拦网,以防鱼苗随田水溢出。此后,常割一些嫩草,挑几担腐烂的牛、羊粪,作为鱼饲料,倒入田中。随着秧苗的发蔸、成长,鱼儿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到了秋收时节,普遍长至三两到五两,待打谷后即可捕捉食用。捕捉的办法是将用旧的鸡鸭笼或背篓的底层去掉,使之变成两头皆空的竹笼,然后手提竹笼,下田“罩鱼”。鱼被罩住必然惊恐,碰撞竹笼,于是用腿将笼夹紧,用手将鱼捉出。苗家忌放干田水捉鱼,因“尽泽而渔”会失去鱼娘,陷入“春放苗,秋吃种”的困境。

流水养鱼。苗乡流水养鱼的方式有坑氹流水养鱼、溪河流水养鱼等类。坑氹流水养鱼即利用门前屋后空地,挖一坑氹,用竹筒或木枧将山溪水引入氹内,任其自流排灌。每个坑氹可养鲤、草鱼二三十尾。坑氹周围种上冬瓜、南瓜之类的藤蔓菜蔬或植物,搭成凉棚,以防太阳暴晒。每天投入青草、瓜菜、糠饼等饲料,年底每尾鱼重可达一斤以上。溪河流水养鱼即利用溪河水坝,在其旁修建流水鱼池,进行喂养。由于鱼种和饲料的需要量大,成本高,风险也大,故少有人采用这种方式。

在很多传统技艺流失的今天,苗族人民依旧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的尊重以及淳朴的生活态度。本集关于苗族的溪河捕鱼、人工养鱼的内容就讲述到这里,下集内容将为您讲述苗族的狩猎以及航运。

来源:《湖南苗族风情》
日期:201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