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生活习俗 > 饮食习俗

桑植白族茶的礼俗

作者:谷厉生 【字体:

  桑植白族人用茶的礼俗各种各样,但都体现其文明风范和礼仪教化。白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喝煨茶,家家火塘爨架上或灶门顶,总有金属爨壶或陶质罐煨着浓茶。“客来筛茶”是白族人待客礼仪中最基本的一环。筛茶,无分生熟亲疏,过路人、陌生人来家,当然一律称“客”,必以筛茶待之;就是口渴人来家“讨口茶喝”,女主人也会忙将所煨的浓茶筛给他一碗、两碗的。特别是贵客来家,主人理讲究行三道“迎风茶”。一道茶,用杯子浅斟浓茶,佐以果栗、花生、馓果等;二道茶,用小碗装炒米,上加适量蔗粮再冲浓茶;三道茶,仍用小碗,装熟鸡蛋一枚或三枚(忌装两枚),加上适量蜂蜜,再冲以沸浓茶。平时,白族人下地干活,也少不得带上满壶浓茶。工地稍憩,总是一根旱烟管,一把瓷茶壶相伴;及至中午大休歇,田垅上的男工妇女,也总是聚集在蔽阴的去处,一齐茶饭兼品,茶烟相敬,谈年成,评庄稼,论人事,呈现一派融雍、睦谐,轻爽氛围。 婚姻是人伦中的大事,白族人在其礼仪中总是赋予以“茶”的意义。男家插媒提订,哪女家应允,即回说“要那家大人来家吃杯茶吧”。从此,男女双方才正式过门议亲事。从订婚到结婚的礼仪,也统称“三茶六礼”。“六礼”的内容旧有“纳币”等,实际上是以男方付给女方身价为主要特征,从有《新婚姻法》起已完全废止,而“三茶”礼却迄今还沿兴不衰。“三茶”,一即订婚时的聘礼,称“份茶”;二即报日期完娶的“纳征”,称“道喜茶”;三即娶亲时的“礼注”,移“点上茶”。这“三茶”实际上是币或物的讳移。故应备俱的礼仪不外乎豚肉的方、肘、块和衣饰、首饰,以及陪啖:酒、醪、烟、糖、粉、面、糕等,其份数多少及每份的厚歉,以女方所排的条件为准。 男方送“份茶”,旧称“纳吉”,即正式订婚。此日,女方宴请父母两系的“六亲”认领“份茶”,这叫“吃茶”,受“茶”人必以钱币回礼,俗叫“给茶钱”。男方送“道喜茶”,还需增加新娘装新的金银首饰、衣、裙、鞋、袜等物,而女方也必须自制的供新郎装新的布鞋(双数忌单数)作回礼,特别是鞋内还要用些茶叶、柏树叶、五谷粒等填上。送“点上茶”,男方所备礼仪,还讲究用新箩筐装挑,礼物上也撒些茶叶、柏树叶、五谷等。新婚迎进洞房后,男家小姑或女宾要给新人筛“双杯茶”,新人用红纸包币置盆中作回礼,俗称“给茶钱”。第二天,男方父母两系的伯仲叔三堂及贺客未敬者,新婚、新郎要行拜见礼,又叫“拜茶礼”,由女方送亲中的知事人主持,将随陪奁来的茶叶、糖、炒米、熟鸡蛋用开水冲成份茶,由新郎新娘用抬盆,从内亲到外亲到一般,从大到小筛客,这叫做“拜茶”。凡受茶者同样以红包回礼,叫“给拜茶钱”。这一仪式,使新婚夫妇与亲友以礼相见,彼此当众称呼辈份,意味着相互关系的一个正式的良好开端。第三天,行新娘“回门礼”,所备省亲礼物称“回门茶”。娘家团邀伯仲叔三堂作陪客,叫做“唱回门茶”。综上所述,在婚姻这一人生大事中,白族人重礼,尊礼的文化传统是突出的。但为什么那些礼仪都以“茶”名之,而且在某些饰物上还铺放些茶叶、柏树叶、谷粒呢?这种用“茶”喻礼,是有某特定的重要意义的,它实是将“茶”作为一种吉祥物,寄托着美好的祝愿;以茶为礼,也是象征着男女两造永不变心,百年偕老,成婚以后,她像茶树、松柏地、五谷一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以示子孙满堂,家业兴旺发达。 另外,桑植白族人,在丧葬、祭祀等礼仪中,“茶”通常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茶仪中,墓坑掘成后,由主葬的阴阳先生在坑底正中,用茶叶、五谷(或米)写一大“福”字,男女孝子则跪在坑前端,当棺柩放入墓坑,主葬者即向墓坑前、中、后抛撒茶叶、五谷,称为“散福茶”,又叫“施福茶”,孝子用衣襟张起承接,接得多,说是福气就盛得多,然后由孝子刨土先掩棺,接着帮忙人一齐挥锄刨土,直到堆土成坟。再者,白族人祭祀神灵,案上必摆时馐供品外,供献“茶”也必不可少,而且必须是三盅。白族人把“茶”看作是一种“圣物”,以为用茶敬神灵,才是最大的虔诚。在祭祖、祭亡人时,白族人也用“茶”每年上元、中元、冬至三节,白族人在家神龛前祭拜祖神,供桌上设置茶盏,主祭人必须郑重主持焚帛、燃香、献馔、献爵、献茶仪式;追荐亡人做道场,晚间朝科,照例行男孝点酒,女孝点“茶”仪礼,当道士或傧相赞咏忏词时,男女孝子边听边声泪俱下。或为新故亡人举行家奠,在初、亚、终三献仪式中,通礼生总是严肃郑重地主持,继献馔、献爵、献帛而后献香茗。从以上事象,可以看出白族祭神、祭祖时,也是以“茶”为重礼的。 总起来说,人类社会生活中礼仪,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即离不开人情虔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这一点正与茶的特点相契合。因此,我以为包括桑植白族在内的各民族茶的礼仪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文化,则形成一个共同主题,即是“尊礼”。

来源:《桑植白族》第四期
日期: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