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毛狗
辰溪毛狗属于传统消费习俗,流传在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瑶族乡一带。2009年被列为怀化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辰溪瑶族,源远流长,其先民远在东周平王(公元前770年—720年)时就已分布在沅水中上游的深山峻岭,居住大分散、小集中,已有2700多年历史。瑶民民风古朴,且热情好客。“诸夷田事之外,无日不跋山涉水,逐走射飞”。瑶乡山陡坡高,梯田甚少,多靠狩猎捕鱼为生,自食其力。由于瑶乡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甚少,捕捉来的野生动物瑶民自己就宰了大家一起吃。在长期的捕劳生活中,也摸索探究出一套肉食动物的烹饪方法。辰溪毛狗是这里少数民族一道流传了两百多年的传统美食。所谓毛狗,说穿了就是条完整的狗。按辰溪地方上的传统说法为一条囵狗,不能缺胳膊少腿,狗心、狗肺、狗肝、狗肠、狗肚、狗油、狗血都应样样俱全,除去狗骨头、狗毛和狗内脏的排泄物外,一条囵狗剁成不大不小的颗粒后,一锅焖,这就叫做“辰溪毛狗”。然而,辰溪毛狗的制作又不是“一条囵狗一锅焖”这么简单,加工一条辰溪毛狗程序极为严格,制作十分考究。如选狗就有学问,首先应选黄狗,制作毛狗肉的师傅知道“一黄二黑,三花四白”,黄狗肉为上乘,白狗肉最次之。选准狗后,要估算狗的重量,一般狗重在15—25市斤为宜,狗龄8至12个月最佳。狗宜用木棍打死,用稻草火烧毛,烧完毛,把准备好的烙铁烧红,慢慢把肉烙成金黄色后,放入流水中剖洗干净。开膛时,最要注意的是把淤积在狗胸腔内的血用干净的器具留住,再取出内脏,洗净。切狗肉讲究刀功,把狗肉剁成一寸见方的坨坨,狗肠切成三寸长的节节,狗肝、狗肚用刀拉成片片。然后把剁好的狗肉、狗杂倒进锅中爆炒,炒成七成熟时,加上适量的水,然后把狗血泼入锅中打一滚一焖,过上5分钟,狗肉熟了,盖儿一揭香气四溢。制作毛狗肉技术要求高,吃毛狗肉也很讲究。一次,一位广州客人专程跑到辰溪吃毛狗,吃后大呼上当,因为他没有掌握吃毛狗的技巧。吃毛狗肉的要领是:你要像个挑食的刁嘴女人,用筷子夹毛狗肉时,你要从上往下翻,动作虽不雅,但吃味就在这不雅上。因为毛狗肉浸泡在底部那原汁原味的狗汤里,那红堂堂的原汁狗汤可以拉起丝,夹出一坨毛狗肉,就像夹到一颗糖葫芦,最耐看;一进嘴喷香、清甜,真是吃有吃头,嚼有嚼味。辰溪毛狗肉有多种吃味,如喜欢吃辛辣一点,就吃水发辣子毛狗肉。水发辣子毛狗肉是辰溪瑶家山寨的一道传统美食。制作水发辣子也很简单,就是把屋檐下尖长的干辣椒扯下一把,去除蒂把,洗净,切碎,放在大擂钵中加水,擂上两分钟,便成了。把这种水发辣子下锅,毛狗肉成色极佳,一进嘴辛辣可口。如想吃香一点,就着辰溪常用那种美味俱佳的油发辣子。若爱吃香甜可口一点,就着长囵辣椒,长辣椒下锅经狗汤一焖,辣味去后,甜美无比。辰溪毛狗肉的制作方法最讲究“土”,毛狗肉之大忌是用液化气灶和电炒锅炒,只能烧柴火,用生水大铁锅爆炒,这样才能制作出正宗的辰溪毛狗肉。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毛狗肉着不得半点酱油和味精。如着下这些佐料,毛狗肉就会鲜汁全无,美味去尽。这种可口的吃食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常吃,因为毛狗肉是人体之大补。炎炎六月天,辰溪人扇扇子吃毛狗,在外地人眼中,还别有一番情趣。
日期: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