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送春
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春节都是重大的节日。对于苗族,为了让自己的春节能够带有良好的象征和吉祥意义,经常会在春节前后进行“送春”活动,春节过后,还会进行“封雀口”活动,以确保一年的风调雨顺。
-
苗族的四月八歌会
正月的初十、二十两天为忌风日。初十风神出远门,二十风神转回家,初十为去风,二十为回风。初十这天要用茅草打结(又叫茅标)压在路口、房屋周围或是村寨周围。
-
苗族的三月三歌会与清明歌会
鼠虽是小动物,但其害不小,“一鼠吃一捉(一捉即一抓),百鼠吃一箩,在家就挖仓,在田就放禾(将禾穗咬断)”,可见鼠害之大,所以就要忌鼠。瑶族把正月的“三个六日”定为忌鼠日。
-
苗族的赶年场与青草节
农历正月新年伊始,湘西苗族最热心的是赶年场。所谓“年场”,就是在春节休息封场期满后的第一个场,即新年过后的第一次赶场。苗区墟场周期为5天,各地赶年场时间不一致。
-
白族的赶会
赶会,即赶本主会,亦即赶庙会。据统计,仅在桑植七个白族乡近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二十一处本主庙,平均约十五平方公里就有一处,而每一处庙宇都有定期的庙会,这样基本上是月月有“庙会”。
-
白族的热火坑与送祝寿羊
热火坑与送祝寿羊可以看作是送人情的两个典型表现。火坑,白族认为是“家神”的所在、门户的标识,更是户主的社会名分所系,及其成家立业、养育子孙的起点。凡新屋落成,或弟兄分家,各起烟火,意味着创业肇始,...
-
白族的尝新节和冬至祭祖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白族民间称祖人节,又叫尝新节。每逢此节便把堂屋和祖先的灵牌桌打扫洗抹得干干净净,焚香烧纸,照烛迎祖,让祖先们看到子孙们幸福健康,家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一天,每个家庭都用最新...
-
白族过四齐年
白族过年习俗同其他兄弟民族基本相同,喜庆、热烈、隆重。不同的是,除了祭祀祖先,敬奉本主之外,在喜庆的内容、内涵上还有其独特的一面,就是强调年货要“备齐”、吃年饭要“等齐”、过年穿戴要“整齐”、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