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的刀耕火种与精耕细作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石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
苗族的冬藏和取岩灰习俗
苗族人对于自然农耕是充满敬畏的,因为他们更看重能够令其绵延生机的粮食。为了帮助粮食更好的生长,他们通常会冒着生命危险取岩灰。而对于来之不易的秋收粮食,他们也很用心地进行冬藏,以待来年的取用。
-
苗族植树造林习俗
关于苗族人的植树造林有着多种传说:旧时,湖南苗区经济林以种植桐茶为大宗,俗传:“一船桐油下河去,十船大米上山来。”“家有千株桐,永世不受穷。”油茶属传统食用植物油料树种。苗民星荒的第一年,即随之种...
-
苗族的秋忙习俗
秋忙对于苗族人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到一年的丰收状况。苗族人的秋忙也是比较讲究的,包含了选种和留种、打青醮、开秧门、连户作业等环节。
-
乐在深山勤耕耘
湖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西南地区,处于全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这里山川雄伟,峰峦壮美,最高峰为城步二宝顶,海拔2021米,最低处海拔不足百米。其间溪河纵横,水波荡漾,主要属于沅水水系,较大的支流有酉水、...
-
瑶族的插标为记
插标为记是瑶家的一种习惯。 “标’是用茅草或芭芒草打的一种活结,瑶家就用它来号(标明)物、指路。瑶人迁徙无常,每到一山就插标为记,谁插标就归谁开垦耕种,后来的人看见此山已有人插标,就另择山头。
-
土家族的生产习俗——农业
刀耕火种这是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土家族地区地广人稀,山多田少,土家男女伐木烧畲,利用灰肥就地播种,不施肥、不浇灌,扯除杂草,即可收获。第二年除去杂草,稍加耕耘,又可复种。土家人烧畲时注意森林防...
-
侗族的农耕
侗族是农耕民族,现今仍以种水稻为主,旱地作物辅之。侗族的生产方式,曾被总结为四句话:田是一锄一锄挖,禾是一穗一穗摘,纱是一丝一丝纺,米是一脚一脚舂。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